沃安•威廉斯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英国作曲家中成就最为突出。他是英国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主要体现在:( )
A. 他的音乐不以惊人的音响取长,而是内在、朴素、谐和,就像地道的民歌一般。即便是那些表现紧张、激动等情绪的段落,也仍处理得很有节制。
B. 他的创造性,主要在于曲调以及采用民歌方式发展曲调的能力。他习惯于按照民间歌曲的原则来发展乐思。哪怕原本不是民歌主题,也能按照民歌方式得到延伸、展开,形成大型结构。因此,民歌风格,民间声乐或半声乐的旋律线和对位,成为他作品中最典型的特征。
C. 结合民歌进行创作最早的成果之一是三首管弦乐曲《诺福克狂想曲》(1905-1906)。1905年,他还根据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的诗歌写了合唱与乐队曲《走向未知的领域》(Toward the Unknown Region)以及为女高音、男中音、合唱和乐队而作的《大海交响曲》(即《第一交响曲》)。但是,更加鲜明地体现他创作个性,而不再是模仿欧洲大陆风格的是他于1909年为男高音、钢琴和弦乐四重奏写的声乐套曲《在温洛克边界》(OnWenlock Edge,词作者为英国诗人豪斯曼AlfredHousman,1859-1936)和1910年为弦乐四重奏和双弦乐队写的《塔利斯主题幻想曲》。
D. 创作涉及各种体裁,从歌曲、合唱、歌剧到室内乐、交响乐等,几乎无所不有。他甚至还为口琴、大号写过协奏曲。他的交响曲共有9首,取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首《伦敦交响曲》(1913)。它的独创性在于“成功地结合了基本上难以调和的成分:民歌/交响乐;印象主义/对位;调式/调性;等等”。
下列哪些作品不是由乔治•格什文(George Gershwin,1898-1937)创作的?( )
A. 管弦乐曲《墨西哥沙龙》(1933-1936);舞剧《小伙子比利》(1938)和《牧场竞技》(1942)。
B. 为朗诵和乐队而作的《林肯肖像》(1942);舞剧《阿帕拉契亚山的春天》(1944)。
C. 钢琴与乐队曲《蓝色狂想曲》;歌剧《波吉与贝丝》。
D. 钢琴曲《漫步》;音乐喜剧《露西尔》;《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1925);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1928)
像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一样,布里顿也是不宜被纳入某个特定流派的一位重要作曲家。因此,有时他也被称作__1__(eclectic)。歌剧__2__(1945)表现个人与社会格格不入、互不理解,终于酿成悲剧的故 事,不仅在英国、也在世界各地演出,成为20世纪最成功的歌剧之一。布里顿本人也被认为是自普塞尔以来英国最有才能的作曲家。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弦乐曲__3__(1937,他早期的成名作)、__4__(1945)、《春天交响曲》(1949)、大型声乐器乐曲__5__(1962)等。 像布里顿一样,迈克尔·蒂皮特也不采纳同时期国外出现的那些过分强调理性结构和表现机械文明的新的创作手法,而是坚持音乐表现人的感情,关注社会问题,重视音乐与听众的交流。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清唱剧__6__(1939-1941,作曲家自撰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