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由此可见敬业乐群是秦汉以前儒家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具体要求。
B. 敬业乐群就是入读三年后的一项考核标准:即能否心无旁骛、专注学业,能否和乐他人以共同探讨切磋。
C. 乐群是乐于同公司的同事和谐相处。
D. 敬业是向师长学习相关志业,并对之尊敬且亲近。
查看答案
“敬业乐群”的观念最早出自哪部经典
A. 《礼记》
B. 《石头记》
C. 《考工记》
D. 《史记》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哪里
A. 《大学》
B. 《论语》
C. 《中庸》
D. 《孟子》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买受人应承担标的物损毁、灭失风险的有()。
A. 标的物已运抵交付地点,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而拒绝接受
B. 买受人已受领标的物,但出卖人按照约定未交付标的物的单证
C. 出卖人按照约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未前往提货
D. 因买受人下落不明,出卖人无法向其交付标的物而将标的物提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谁提出的
A. 孟子
B. 汉武帝
C. 汉宣帝
D. 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