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哪里

A. 《大学》
B. 《论语》
C. 《中庸》
D. 《孟子》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买受人应承担标的物损毁、灭失风险的有()。

A. 标的物已运抵交付地点,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而拒绝接受
B. 买受人已受领标的物,但出卖人按照约定未交付标的物的单证
C. 出卖人按照约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未前往提货
D. 因买受人下落不明,出卖人无法向其交付标的物而将标的物提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谁提出的

A. 孟子
B. 汉武帝
C. 汉宣帝
D. 董仲舒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只有各种思想和学派能够自由辩论、竞争,思想文化的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空间。
B. 《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是融合诸家思想的“集众议”之作。
C. 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土文明不断碰撞融合,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D. 魏晋玄学的发展也正是在融合了儒、道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诞生的。

对仁爱孝悌概念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 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批评的正是拿“孝慈”获取个人利益的那种虚伪的行为。
B. 仁爱孝悌的核心是爱人。爱一个人,意味着要用一切手段去帮助他。
C. 仁爱孝悌不是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价值。
D. 真正的爱人不是无原则地满足别人的需要,而是以适当的礼节去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