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法学家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见( )
A. 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
B. 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C. 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D.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882年,美国纽约州公民埃尔默被其祖父以遗嘱形式确立为继承人。后埃尔默为防止祖父改变遗嘱而将其杀害。审判法官对是否认可埃尔默的继承权展开争论。格雷法官认为,既然现有的法律并没有作出剥夺杀害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立遗嘱者的意愿应当得到尊重,所以应赋予埃尔默的继承权。但厄尔法官认为,纽约遗嘱法的立法者意图决不在于让杀害被继承人的继承人接受遗产,从“任何人不得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得利益”这条原则出发,应剥夺埃尔默的继承权。最终,埃尔默的继承权被剥夺。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 )
A. 法律一经制定不得变更
B. 法律不是机械的理论,而是不断解释、修改的概念
C. 法律蕴含价值判断
D. 法律无关价值判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民主不同于西方民主,它是( )
A. 真实的民主
B. 广泛的民主
C. 高效的民主
D. 丰富的民主
关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
B. 没有义务,权利的实现也成了空话。
C.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D. 劳动和接受义务教育,同时是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