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沦。”这个论断揭示了( )

A.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B.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C.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这个命题( )

A. 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
B. 忽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胜认识
C. 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D. 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毒性很强,进人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人们谈到砒霜第一反应基本上都是毒药,电影、电视剧中也有大量砒霜作为致命毒药使用的场景。然而我国医生发现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这表明( )

A.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B. 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C. 科学认识归根到底只能来源自理性认识
D.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 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得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而德国数学家黎曼在19世纪中提出了另一种几何学,打破了很多人平时认为理所应当的常识,比如黎曼几何学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大于180º。这种创新性的理论在当时并不被重视,甚至受到嘲讽,但是在后来却成为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的重要数学工具,可以用来反映天体运行的大尺度宇宙空间的特性。这一事实说明( )

A.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
B. 真理既是绝对的, 又是相对的
C.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D.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 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为了清理淡水中的有害藻类,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引进鲢鱼进入阿肯色州。随后不少养鱼场也纷纷效仿,把鲢鱼当作了绝佳的天然池塘清洁员。20世纪80年代后,亚鲤鱼(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逃离限定的水域,进入密西西比河、伊利诺伊河,大量繁殖。这种鱼体型巨大,什么都吃,无任何天敌,给美国十多个州的河流、湖泊生态带来毁灭性灾难。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以上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完全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D. 人们对自然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