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新中国建立初期创作的被称为“类似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 的大型钢琴套曲是();被称为“构思特点有点类似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波莱罗》”的管弦乐作品是()。( )

A. 丁善德的《新中国组曲》;马思聪的《欢喜组曲》
B. 江文也的《乡土节令诗曲》;王义平的《貔貅舞曲》
C. 陆华柏的《康藏组曲》;马思聪的《山林之歌》
D. 李焕之的《春节组曲》;辛沪光的《嘎达梅林》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关于作曲家江文也在建国初期的创作轨迹或成就,下列说法符合史实依据的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文也即在新建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从事作曲理论的教学工作,并继续他多方面的音乐创作活动,其中仍以管弦乐的创作为主。
B. 突出的代表作就是交响诗《汨罗沉流》。这是作曲家为了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发起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的我国古代杰出诗人屈原而自发创作的。
C. 《汨罗沉流》的内容主要为表现这位伟大爱国者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一生不为当政者重视的坎坷悲情。这部作品有机结合了现代风格和传统精神,体现了作曲家相当熟练而大胆的多声技巧、精湛简练的配器功底和新颖独到的结构思维。
D. 遗憾的是, 《汨罗沉流》在作曲家生前一直没有得到公演的机会,使它的社会影响整整推后了三十年。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器乐创作代表性作品的的表述,符合事实或史实依据的有:( )

A. 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的音调取自西南少数民族的瑶族长鼓舞,主题旋律徐缓优美,节奏和音色的对比清晰鲜明,乐曲的形式结构简洁而富于层次对比。
B. 王义平的《貔貅舞曲》的音调也是取自南方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以两个基本主题作为乐思发展的基础,通过在音调、个性、调式等方面的鲜明对比和不断变奏式“轮回”来结构,特别在配器上的声部逐步加浓、力度逐步加强、一直将作品推向最后的高潮结束。
C. 马思聪的《山林之歌》是一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民风的、音调素材全部取材于云南少数民族民歌的标题性交响组曲。各乐章基本主题非常优美深情,音乐在节奏、音色、力度、情景描绘等方面既对比鲜明又保持内在的统一。五个乐章的结构层次严谨,相互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和声的配置和配器的运用都比较大胆新颖,有一定的超前性。
D. 李焕之的《春节组曲》是作曲家首次以交响音乐方式进行创作的处女作,作品主要反映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一致热烈欢庆春节期间的红火欢畅的动人景象。作品的音乐除音乐风格上带有清新刚毅的西北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外,在作曲技法的运用和作品形式的结构上,也富于周密的逻辑布局。该曲的第一乐章“大秧歌”,后来以《春节序曲》为名经常单独演出,并且还改编为民乐合奏改编曲的经典曲目。

建国初期中国民乐新创作大多也是由民乐演奏者自己承担写作的。代表性的作品有: ( )

A. 赵玉斋的筝曲《庆丰年》,曹东扶的筝曲《闹元宵》,冯子存的笛曲《喜相逢》,陆春龄的笛曲《今昔》,赵松亭的笛曲《早晨》。
B. 王石路、朱长安等人的双管独奏《江河水》,赵春亭的唢呐曲《节日》,刘凤桐的唢呐曲《喜庆》,胡天泉、董洪德的笙曲《凤凰展翅》,原野等的笙曲《草原骑兵》。
C. 孙文明的二胡曲《流波曲》,刘北茂的二胡曲《欢乐舞曲》和《独弦曲》。刘明源的中胡曲《草原上》,白洁和戚仁发的板胡曲《灯节》,林韵的高胡曲《春到田间》,以及一大批类似的少数民族乐器独奏曲。
D. 雷雨声的民乐三重奏《春天来了》,朱践耳的民乐改编曲《翻身的日子》等。

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作曲为(),这是中国歌剧创作发展中有意识借鉴中国戏曲艺术经验并取得成功的第一部代表作。当时,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上又进一步吸取西方歌剧创作经验的作品,主要是()的歌剧,其在建国初期的代表作分别是()和()。( )

A. 马可;陈紫和罗宗贤
B. 张锐;张定和与梁寒光
C. 《刘胡兰》;《草原之歌》
D. 《红霞》;《槐荫记》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