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1933-)江苏江阴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留校任教。“文革”期间一度调入中央乐团创作组专事创作。“文革”结束后又调回上海音乐学院,先后任作曲系主任、副院长等职。主要创作有:钢琴组曲《陕北民歌四首》《百鸟朝风》、《梅花三弄》、《彩云追月》、《浏阳河》等。( )
查看答案
上海音乐学院的陈钢,曾针对群众中一度出现的学习小提琴热,将当时某些歌曲和民族器乐曲改编了不少比较通俗易奏又优美动听的小提琴乐曲,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如他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根据同名笛曲改编的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等。( )
A. 对
B. 错
“拨乱反正”阶段的音乐发展,具体表现之一:出现了一系列怀念老一辈革命家(如周恩来、杨开慧、陈毅等)的作品和演出,抒发了人们对这些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前辈的无限爱戴之情、对粉碎“四人帮”罪恶统治的欢欣鼓舞之情和对中国的新生及前途充满美好愿望的理想之情。代表性的声乐作品有:傅庚辰、施光南、杜鸣心、施万春等分别根据诗人柯岩的同名诗所写的《周总理,您在哪里?》,周巍峙、罗忠镕的合唱《十里长街送总理》,施光南的《祝酒歌》,阿拉腾奥勒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施万春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吕远、唐诃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主要是当时许多作曲家对新生活感受的创作(如陈培勋等),或进一步完善“文革”以前已动手而尚未完成的作品(如王西麟等)。( )
A. 对
B. 错
文革”结束后,一些曾被禁锢的作品(如郑律成的《长征路上》施光南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吴祖强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等)也先后得以公演。“文革”结束后只有三年多,经过认真的“拨乱反正”,基本上扭转了过去长期困扰我国的“左”的控制,引导了大家思想的逐步解放,还为今后全面“改革开放”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因此,上述音乐创作只是人们内心感受的部分体现。这些变革在音乐创作上获得更深的反映主要到20世纪80年代后新形势的推动下,才得以逐步全面展开。( )
A. 对
B. 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际音乐生活中,影响较大的群众歌曲创作数量愈益减少,主要代表作仅有:朱南溪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李遇秋的《八一军旗高高飘扬》、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王世光的《长江之歌》、瞿维的《心中的旗帜》、臧云飞等的《当兵的人》、孟卫东的《同一首歌》等。其中以《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同一首歌》等歌曲,在革命性与抒情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上处理得较好而使作品在群众中的影响广泛。《当兵的人》则是较好地体现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广大战士的军人气质和部队队列歌曲新风格的代表作。( )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