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B.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C.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D. 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A. 民族交往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互动与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 B. 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程度的深化和内容的拓展 C. 民族交融就是民族融合。 D. 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结果
A. 交融即“汉化” B. 交融即“同化” C. 交融即“融合” D. 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A. 穿青族 B. 摩梭人 C. 蒙古大夫”指代“庸医 D. “高句丽”称为“高丽”
A. 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地解决民族问题 B. 西方有解决民族问题的灵丹妙药 C.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是对汉族的“逆向歧视 D. 不能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利用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 B. 多做“滴灌式”的宣传教育 C. 运用大众化方式,打造实体化的载体 D. “大水漫灌式”宣传教育
A. 地方民族主义 B. 狭隘民族主义 C. 大汉族主义 D. 拒绝民族刻板印象
A. 3月11日 B. 3月21日 C. 4月21日 D. .4月23日
A. 民族偏见比民族歧视的程度更深 B. 民族刻板印象具有不稳定性 C. 民族歧视比民族偏见的程度更深 D. 民族偏见并不是固化认知
A. 尊严和平等 B. 偏见和歧视 C. 团结和平等 D. 互助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