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已实际发生,未被察觉的犯罪行为总数 B. 已实际发生,进入了警方的统计范围内的犯罪行为总数 C. 已实际发生,向警方报案,但是警方没有登记的犯罪行为的总数 D. 已实际发生,被公民或组织所知晓,但是没有向官方报案
A. 采样范围较小,调查结果不具有广泛代表性 B. 国际性被害人调查不能对国家之间犯罪状况进行横向比较 C. 被害人调查以相关的法律规定为基础 D. 不能对无被害人的犯罪开展此类调查
A. 在氏族制度下,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诉讼,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人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 B. 罪恶是一种罪恶,在于以言行犯法律之所禁,或不为法律之所令。 C. 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的,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 D. 犯罪不但存在于某些社会,而且存在于一切社会中。
A. 犯罪学是基于实证方法论的运用而产生和发展的。 B. 19世纪后半叶的实证哲学的出现,是犯罪学实证研究方法的产生基础之一。 C. 犯罪学研究方法是由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学术职能决定的。 D. 加罗法洛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到了犯罪学之中。
A. 自从人类社会存在犯罪现象以来,便产生了有关犯罪的思想。 B. 犯罪学作为一门专门知识体系,萌芽于19世纪初的欧洲开展争取人道主义刑罚的运动中。 C. 犯罪学最终诞生在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大陆。 D.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犯罪学理论认识犯罪真实的基础、方法、视野不同。
A.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思想认为,无论是反社会行为还是顺应社会的行为,都是由人的体质、心理及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B. 理性人有经不住诱惑的时候,所以便有了犯罪的存在。 C. 犯罪人在合理计算了实施犯罪所能得到的快乐和因犯罪将受惩罚的痛苦之后,基于自己的意志选择而实施犯罪。 D. 社会对犯罪行为的理智回答是:提高犯罪的代价,降低行为人因犯罪收益获得的快乐,从而促使社会成员采取顺应社会的理智行为。
A. 实证主义犯罪学先将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引入对犯罪问题的研究之中。 B. 实证犯罪学否认古典学派犯罪学思想在犯罪原因问题上所持的观点 C. 实证犯罪学不从空泛的自由意志中寻找犯罪原因。 D. 实证犯罪学主张根据犯罪的原因,采取事后惩罚的犯罪对策。
A. 当代犯罪学研究看到了被害人对犯罪发生的诱发或促进作用。 B. 当代犯罪学着重研究犯罪原因。 C. 当代犯罪学将犯罪被害人和社会控制本身引入了犯罪学的视野。 D. 当代犯罪学在对犯罪行为的研究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
A. 古典学派犯罪学诞生的标志是《犯罪学》一书的发表。 B.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的思想为后来在欧洲和北美进行的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C.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英国的杰里米·边沁和德国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D.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思想的犯罪原因理论过于单纯幼稚,因此只能提出以刑罚的心理威慑为中心的严格法律控制论。
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古典学派的犯罪学思想的诞生影响很大。 B. 贝卡利亚对欧洲国家的刑法及其适用的残忍和不确定性提出了猛烈的批判。 C. 实证主义犯罪学是在19世纪中期以前的生物学、实证主义哲学、进化论和精神病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 龙勃罗梭学说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真正开始了把犯罪作为一种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的科学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