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300nm B. 265~266nm C. 300~365nm D. 350~400nm E. 400~500nm
A. 干热灭菌法 B. 湿热灭菌法 C. 紫外线 D. 电离辐射灭菌法 E. 滤过除菌法
A. 使蛋白质变性和凝固 B. 损伤细胞膜 C. 灭活酶类 D. 氧化作用 E. 干扰酶系统
A. 营养作用 B. 产生抗毒素 C. 影响致病菌粘附 D. 促进机体免疫 E. 阻止病原菌侵入
A. 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 芽胞被完全消灭 C. 鞭毛蛋白变性 D. 菌体DNA变异 E. 荚膜被破坏
A. 葡萄球菌性肠炎 B. 腹膜炎 C. 慢性肠炎 D. 肾盂肾炎 E.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A. 鼻腔和皮肤 B. 口腔 C. 肠道 D. 眼结膜 E. 中耳
A. 手术敷料 B. 外科器械 C. 抗血清 D. 培养皿 E. 无菌室空间
A. 正常时不存在于机体内的致病菌 B. 恢复期时病人排出的病原菌 C. 正常时存在体内不引起疾病,特殊情况下引起疾病的细菌 D. 从外部侵入,但尚未引起疾病的病原菌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A. 细菌毒力变异其抗原性也随之变异 B. 治疗传染病要注意细菌耐药性变异 C. 细菌毒力变异可用于预防疾病 D. 疾病诊断中特别注意毒力变异 E. 细菌形态变异给诊断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