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或1级 B. 1或2级 C. 2或3级 D. 3级 E. 4或5级
A. 三角肌前部,肱肌 B. 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C. 三角肌后部 D. 大圆肌 E. 胸大肌
A. 臀大肌 B. 臀中肌 C. 耻骨肌 D. 梨状肌 E. 髂腰肌
A. 等张运动 B. 向心性运动 C. 离心性运动 D. 等长运动 E. 等速运动
A. 正确地设计姿势和肢位 B. 正确掌握施加阻力的方法 C. 防止出现过度疲劳和疼痛 D. 防止出现心血管意外 E. 训练中用力时屏气
A. 运动强度小,练习重复次数多 B. 运动强度大,练习重复次数少 C. 运动强度大,练习重复次数多 D. 运动强度小,练习重复次数少 E. 都行
A. 失用性肌萎缩 B. 肌源性肌萎缩 C. 神经源性肌萎缩 D. 关节源性肌萎缩 E. 年龄太小
A. 使用于肌力评定为1或2级的患者 B. 治疗者仅给予患者最低限度的助力 C. 助力可来自治疗者或器械 D. 助力也可来自患者健肢 E. 不需特别强调患者主动用力
A. 等张收缩 B. 等长收缩 C. 等速向心性收缩 D. 向心性收缩 E. 离心性收缩
A. 原动肌 B. 拮据肌 C. 固定肌 D. 中和肌 E. 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