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有人曾为一家知名民营小型企业推荐过一位年薪要求达20万的高层管理人才。当此人将应聘者的简历与待遇要求提交给该企业老总后,老总立即表示愿意接触,并承诺待遇上的要求完全可以协商。面谈后的第二天,老总即打电话来表示对应聘者各方面条件都很满意。而当此人与应聘者取得联系后,应聘者却表示,企业老总虽然承诺年薪20万元,但该公司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所有员工的月固定薪水不超过4000元,至于余下的15万元将以年终“红包”的形式予以解决,他对这种不确定的支付形式难以接受。最后,由于双方在薪酬支付方式上的分歧难以调解,只好不了了之。 目前,这种薪酬制度(主要针对经营管理人员)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存在,在某些地方甚至还比较流行。有人将这种低薪水+大红包的薪酬支付方式称为“冰山式”的薪酬制度。浮出水面部分的薪酬称为“每月固定待遇”,这部分报酬是看得见的,不仅仅是员工本人看得见,公司内的其他人员也知晓,但这部分薪酬的“体积”仅占整个“冰山体积”的一小部分。而没于水下的那部分薪酬称为“年终红包”,这部分在平时是看不见的,公司内的其他人员(包括财务人员)都不知晓其具体的数额,而“水下体积”要远远大于“水上体积”。结合小企业的实际分析这种“冰山式薪酬”的利弊。


    问答题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北京“王麻子”在长江以北地区几乎家喻户晓,“王麻子”的剪刀以质量好、服务佳而远近闻名,赢得了美誉,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慕名争相选购。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王麻子”刀剪更是名扬四海。但是,2003年初,始创于1651年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王麻子剪刀厂宣布破产。 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该厂在岗职工697人,退休职工却已达500多人。企业机制、管理方式、产品开发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不足与制约,导致“王麻子”处境日趋艰险。而且,“王麻子”在宣传上投入较少,更多的依赖于一些老消费者的口碑传播,知名度已呈降低的迹象。1995年,王麻子剪刀厂与北京市文教器材厂等毫不相干的十几个厂子合并成立王麻子工贸集团公司,并重新注册了王麻子商标,应被视作“王麻子”品牌延伸和盲目扩张的一大败笔。“王麻子”的品牌联想在于刀剪产品,而合并后的新“王麻子”,在产品的商标使用上,新、老商标紊乱,市场上“王麻子”产品混乱无章,造成“王麻子”品牌资产严重分流和破坏,以及削弱消费者对“王麻子”品牌的忠诚维系,直接导致产品滞销,仅合并当年就亏损100多万元。 由于“王麻子”在经营中没能紧跟市场的变化,巩固住自己的品牌,产品创新跟不上,盲目的进行品牌延伸,导致了最后以破产收场。“王麻子”这一类的老字号企业应怎样进行创新?


    火星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