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细胞总数增加 B. 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及退行性变 C. 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D. 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E. 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
A. 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 B. 为2~3个嗜天青颗粒的融合 C. 易溶解 D. 可能为摄取细菌发生变性 E. 可能为自噬体
A. 吸取:Hayem液0.38ml B. 采血20μl置于稀释液中 C. 充分静置 D. 用高倍计数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 E. PLT/L=N/5×25×10×20×10
A. 外周血 B. 骨髓和组织 C. 淋巴结 D. 脾 E. 胸腺
A. 正常人白天计数结果较夜间低 B. 猩红热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 C. 伤寒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减少 D. 烧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完全消失 E. 可用来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
A. 1~2d,1~2岁 B. 2~3d,2~3岁 C. 6~9d,4~5岁 D. 8~10d,8~10岁 E. 8~10d,2~3岁
A. 脾功能亢进 B. 尿毒症 C. 急性链球菌感染 D. 急性溶血 E. 肺吸虫病
A.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 B.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 C. 淋巴细胞20%~40% D. 单核细胞3%~8% E. 嗜碱性粒细胞0.5%~5%
A. 大小不等 B. 空泡变性 C. 中毒颗粒 D. Cabot环 E. 核固缩
A. 碳酸钾:破坏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 B. 甘油:防止液体及乙醇挥发 C. 冰乙酸:破坏除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 D. EDTA:抗凝剂 E. 丙酮:保护嗜酸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