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小强今年l2岁.刚刚读完小学六年级,将要到一所中学上初中一年级。小强的爸爸、妈妈在同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原先的收入不算少,一家人的生活还不错,小强的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最近的企业改制中,小强的爸爸、妈妈相继被裁员,双职工家庭变成了零就业家庭。只能靠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勉强维持生活。家庭发生变故后.原先性格开朗的小强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整天待在家中,不出门找小伙伴玩耍。<br>眼看暑期就要结束.小强突然向父母说出不想再去上学的想法。让本来就十分焦虑的父母更加坐卧不安。于是,小强的父母向社区工作站求助。接到小强父母的求助后,社会工作者小张与小强进行了深入的谈话,从谈话中小张了解了小强变化的症结所在。原来,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过程中,社区居委会把包括小强的父母在内的所有申请者的资料都张榜公布在社区告示栏上.更让小强受不了的是,社区居委会还与他就读的小学取得联系。让学校老师和同学都知道了家中的事情。虽然居委会的出发点是想让学校也对小强给予照顾。但小强却从此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厌学的学生。<br>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强的问题症结在哪里?属于社会工作的哪个领域?<br>2.上述案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哪些方面介入才能解决问题?


问答题

A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而落户于我国西部的大企业,主要有三大合作伙伴,其中主要是国际某笔记本电脑的中国生产商,有员工3万多人。2014年6月,双方合作合同到期,但由于双方在合作条件上存在分歧而迟迟未能续签,30%员工面临着被裁员的状态,A企业主要通过赔偿或者另外安排工作进行裁员。其中,大部分人员接纳了企业安置的建议,并得到妥善解决。但仍有小部分人员不愿意接受被裁员安置,出现了小规模短时间的集聚事件。针对不愿意被裁的人员,A企业采取的措施是将他们挪到另外一个车间,相对原来的工作,新车间较为辛苦,加班也比较少,所以薪水也较低;对于既不接受安置,也不愿意接受新工种的员工,按劳动法给予合理的赔偿,但这部分员工主要是男性,他们不接受企业的安置或赔偿的原因,因为无论新工种还是赔偿,都觉得钱少;企业合同续签的问题,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但现在高层一分钱也不少,自己辛苦工作几年,却被踢皮球,自己的利益无端被牺牲,觉得被裁员,感觉犯了错,面子上过不去;过去为了找到这份工作,面试、学技术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家人、孩子也在这里,被裁员后也不知道到哪去居住。所以他们不愿意接受公司的任何安排,情绪比较激动,集体围堵总经理办公室,甚至到所在街道进行围堵,要求讨个说法。<br>问题:1.请你分析被裁员的员工有哪些困难?<br>2.结合案例,请你分析本案例反映的是企业社会工作哪个方面的内容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


问答题

小军,15岁。其父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其母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期中考试时,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br>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会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br>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br>社会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br>母亲:“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br>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吧,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br>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儿子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br>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最主要的Ill的就是让我帮你说服儿子回家?”<br>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走投无路了。”’<br>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br>接案面谈就此结束。<br>问题: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会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火星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