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边际贡献为5000元 B.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为4200元 C. 部门营业利润为3000元 D. 部门营业利润为4200元
A. 高层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于较低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一定是不可控的 B. 低层次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于较高层次责任中心来说,一定是可控的 C. 某一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另一个责任中心来说可能是可控的 D. 某些从短期看属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的期间看,可能成为可控成本
A. 计算责任成本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成本 B. 责任成本的计算范围是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C. 责任成本的计算对象是各责任中心 D. 共同费用的分摊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
A. 以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依据不够全面 B. 以可控边际贡献作为评价部门经理业绩的依据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C. 以部门营业利润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D. 以部门营业利润作为评价部门经理业绩的依据通常是不合适的
A. 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 B. 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 C. 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D. 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公司管理费
A. 只有在最终产品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才适合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作为企业两个部门(利润中心)之间的内部转移价格 B. 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如果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理想的转移价格是市场价格减去对外销售费用 C. 只要制定出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就可以将企业大多数生产半成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中心改造成自然利润中心 D. 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并不是直接按市场价格结算
A. 为了节约成本,该成本中心负责人选用质次价低的材料,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B. 该成本中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加班加点,超额完成了任务,本月实际生产了1000台 C. 在业绩评价中,成本中心采用全额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归于该成本中心负责 D. 该成本中心保质保量完成了计划任务,单位成本为19500元
A. 利用剩余收益评价部门业绩时,为改善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各部门应该使用相同的资本成本百分率 B. 某项会导致个别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增加的投资,则一定会使整个企业的剩余收益增加 C. 使用投资报酬率考核投资中心的业绩,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但可能会引起部门经理投资决策的次优化 D.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个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的大小与部门资本成本的高低呈反向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