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机具简单、使用灵活 B. 可防止流沙 C. 提高边坡稳定 D. 排水深度大 E. 费用较低
A. 对于密集桩群,从四周开始向中间施打 B. 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C. 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 D. 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小后大、先短后长
A. 可同时施工 B. 不可同时施工 C. 可采用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25%设计强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继续浇筑梁的混凝土 D. 可分开施工,但必须留置后浇带 E. 可采用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继续浇筑梁的混凝土
A. 施工 B. 场区 C. 主轴线 D. 细部
A. 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局部到整体"的组织实施原则 B. 先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再建立场区控制网 C. 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D. 根据副轴线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A. 打桩完毕紧接着开挖基坑 B. 打桩完毕停留一段时间 C. 预抽地下水 D. 均匀、分层地开挖土方
A. 土体含水量大不稳定 B. 基坑较深 C. 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 D. 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 E. 基坑较大
A. 20±2℃,90% B. 20±3℃,90% C. 20±2℃,95% D. 20±3℃,95%
A. 12倍 B. 13倍 C. 14倍 D. 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