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井点回灌 B. 板柱隔离 C. 土体注浆 D. 开挖沟槽
A. 经纬仪和水准仪 B. 仪器和支架 C. 电子记录装置和电子经纬仪 D. 电子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电子记录装置
A. 颗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B. 颗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C. 塑性指数小于10的土 D. 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A. 水准仪 B. 经纬仪 C. 全站仪 D. 水准尺 E. 卷尺
A. 划分强度等级的依据是立方体抗压强度 B. 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试件三块为一组 C. 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0 D. 采用钢绞线、钢丝作预应力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E. 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A.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检验 B. 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C.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D. 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数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A. 淤泥 B. 淤泥质土 C. 膨胀土 D. 黏性土
A. 砌筑前,砖应提前10~12h浇水湿润,砖含水率宜为10%~15% B. 铺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850mm C. 砖墙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70 D. 砖墙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A. 钢筋放样→钢筋制作→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B. 钢筋制作→钢筋放样→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C. 钢筋放样→钢筋半成品运输→钢筋制作→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D. 钢筋半成品运输→钢筋放样→钢筋制作→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A.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4% B. 单根张拉时,其张拉顺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边(对称)进行 C. 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60% D. 超过10h尚未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对预应力筋进行再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