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应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 B. 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C. 必须安装洗眼器 D. 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着合适的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E. 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
A.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B. 房间留一名处理人员,其他人员迅速离开 C. 30分钟后可进入房间处理 D. 待事情都处理完后再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E. 清除污染时穿实验服和戴手套即可
A. 受伤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脱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 B.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C. 应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使用皮肤消毒剂,如75%乙醇进行消毒 E. 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
A. 在运输前应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 B. 必须根据规定对运输物质进行包装,并安排专人进行护送 C. 感染性物质运输要求按内层、中层、外层三层进行包装 D. 感染性物质包装后可乘公交车或地铁送达 E. 装样品的内层容器应密闭,防水、防渗漏,贴指示内容物的标签
A. 感染性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后丢弃 B. 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首选的方法 C. 所有感染性废弃物都应装入普通垃圾袋中再进行高压灭菌 D. 盛放废弃物的容器最好是不易破损并有生物危害标记的容器 E. 污染的或可能污染的玻璃碎片、注射针等锐器应置于耐扎锐器盒内
A. 必须有掌握相关职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标本采集 B. 采集血液标本应以专用一次性安全真空采血器代替常规的针头和注射器 C. 采集的标本可放白瓷盘中送到检验科 D. 需要接收大量标本的实验室应当设专门的房间或空间 E. 血清分离时应戴手套并注意眼睛和黏膜的防护。
A. 冻干管的开启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B. 清洁外表面后,可直接用手掰开 C. 在管上靠近棉花或纤维塞的中部锉一痕迹 D. 用一团酒精浸泡的棉花将管包起来以保护双手,然后从锉痕处打开 E. 缓慢向管中加入液体重悬冻干物,避免出现泡沫
A. 所有实验操作要按尽量减少微小液滴和气溶胶产生的方式来进行 B. 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C.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 D. 实验室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处理溢出物的标准操作规程 E. 实验室的文件纸张可随意带出实验室查看
A. 应安装在实验室内气流流动小的地方 B. 应安装在实验室内人员走动少的地方 C. 应安装在实验室内离门和空调送风口较远的地方 D. 生物安全柜的后方以及每一个侧面应尽可能留有10cm左右的空间 E. 在生物安全柜的上面也应留有30cm的空间
A. BSL-2实验室应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 B. 应安装在实验室内人员走动多、气流流动小的地方 C. 是正压排风柜 D. 三个级别的生物安全柜均能保护操作者、环境及实验对象 E. 生物安全柜属于二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