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1,H2A,H3A,H3和H4. B. H1,H2A,H2B,H3和H4 C. H1,H2A,H3A,H3B和H4 D. H1,H2B,H3B,H3和H4 E. H1,H2,H3,H4A,H4B
A. 染色体支架由非组蛋白构成 B. 直径30nm的核小体串一端与支架结合,另一端向周围呈环状迂回后再回到结合处 C. 袢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 D. 每18个袢环呈放射平面排列形成微带 E. 微带沿纵轴构建成染色体
A. 在间期细胞中结构较为紧密、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染色质; B. 分为结构性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 C. 核小体是其基本结构单位; D. 结构性异染色质无转录活性 E. 比常染色质早复制,晚聚缩
A. 着丝粒为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属于结构性异染色质 B. 动粒是位于主缢痕两侧的蛋白结构 C. 人类的rDNA基因位于染色体次缢痕处 D. 每条染色体都有端粒 E. 每条染色体都有随体
A. 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高度动态变化 B. 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一系列结构与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C. 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形态结构改变 D. 核仁组织区在细胞周期中的一系列变化 E. 核仁在细胞分裂中的消失与重现多选题
A. 外周无膜包被 B. 化学成分以蛋白质为主 C. 在细胞分裂期消失 D. 原核细胞中没有 E. 含有DNA
A. 以凝集状态存在 B. 多出现在内核膜下 C. 不参与形成染色体 D. 转录活性高 E. 染色比常染色质浅
A. 两层单位膜围成 B. 外膜附有核糖体 C. 与内质网相连 D. 分布有核孔 E. 具有崩解和重建的周期性变化
A. 核膜 B. 核基质 C. 常染色质 D. 异染色质 E. 核仁
A. 经常存在的染色质 B. 染色较浅的染色质 C. 不呈现异固缩的染色质 D. 常出现在核周边区域 E. 转录活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