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抑制异常运动模式 B. 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 C. 控制关键点 D. 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E. 采用螺旋对角旋转的运动模式
A. 电睡眠疗法 B.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C. 正常肌肉的低频电疗法 D. 直流电断续波疗法 E. 电兴奋疗法
A. 评定时患者必须意识清晰 B. 评定前要向患者说明目的和检查方法,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C. 应注意双侧对比 D. 肌力在2级以上,评定才有意义 E. 应注意在睁眼、闭眼条件下障碍的差别
A. 视差 B. 惯性 C. 补偿 D. 错觉 E. 感觉
A. 术后1~3天 B. 术后3~5天 C. 术后5~7天 D. 术后1周后 E. 术后2周后
A. 训练时避免情绪紧张 B. 选择放松体位 C. 避免过分减慢呼吸频率 D. 每次训练一般为5~10分钟 E. 每次训练一般为10~25分钟
A. 局部有瘢痕 B. 局部感觉障碍 C. 局部有痉挛 D.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E. 局部感觉过敏
A. 不能完成运动 B. 活动时因气喘不能自由交谈 C. 运动后有轻度的疲劳感 D. 运动后出现明显无力 E. 运动后出现恶心
A. 踝足矫形器 B. 膝踝矫形器 C. 截瘫支具 D. 髋膝踝矫形器 E. 膝关节矫形器
A. 左右失认训练方法 B. 手指失认训练方法 C. 偏身失认训练方法 D. 躯体失认训练方法 E. 体觉失认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