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解质初晶温度降低 B. 氟化盐挥发损失增加 C. 电解质电导率降低 D. Al2O3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升高
A. CO2含量不变 B. CO2含量增加 CO2含量减少 D. 不一定
A. 电解质水平 B. 电解槽热平衡 C. 阳极效应次数
A. 阳极底掌到铝液表面 B. 阳极底掌到槽底 C. 铝液表面到槽底
A. 15~18 cm B. 20~22cm C. 24~26 cm D. 28~30 cm
A. 火焰从火眼强劲有力的喷出,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或稍带黄线 B. 槽电压稳定,或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波动 C. 阳极四周边电解质“沸腾”均匀 D. 炭渣分离良好,电解质清澈透亮
A. 当电解质分子比降低到小于3时,电流效率将会提高 B. 表面张力大,使铝的溶解性减少 C. 分子比降低,在阴极析出金属钠的可能性降低 D. 降低分子比降低了电解质初晶温度
A. 当槽子出现冷态时,发生效应产生的大量热量作为临时补充,使热平衡很快恢复到 B. 可作为Al2O3投入量的校正依据 C. 可洁净电解质,清理阳极底掌,规整炉膛 D. 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可使局部突出的伸腿熔化使炉膛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