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 B. 对已经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无效 C. 起效慢,症状改善需要2-3周 D. 能减少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I)水平 E. 抑制外周组织T3转化为T4
A. 硫脲类 B. 碘及碘化物 C. 131I D. 甲状腺素片 E. 磺酰脲类
A. 失去抑制激素释放的效应 B. 促使腺体增生 C. 引起甲状腺肿 D. 碘摄取受抑制,失去抑制腺体激素合成的效应 E. 增加碘的摄取,胞内碘离子浓度升高
A.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B. 作用快而强 C. 2-7天起效,2周左右达高峰 D. 达最大效应后,细胞摄碘能力增强 E. 不能单独用于甲亢
A. 消除诱因 B. 对症治疗 C. 主要应用大剂量碘剂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 D. 应用丙基硫氧嘧啶阻止活性T3的产生 E. 单用β受体阻断药来控制症状
A. 碘化物→活性碘 B. MIT+DIT→T3 C. 2DIT→T4 D. 活性碘→MIT及DIT E. 甲状腺球蛋白分解释出T3、T4进入血液
A.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所中介的酪氨酸碘化及偶联 B.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C. 抑制碘的摄取 D. 抑制外周组织T4转化为T3 E. 抑制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A. 用普萘洛尔等先控制甲亢症状 B. 术前131I照射使腺泡上皮破坏,萎缩、分泌减少 C. 服用硫脲类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 D. 术前两周加服碘剂,以利于手术进行及减少出血 E. 服用甲状腺片
A. 甲基硫氧嘧啶 B. 甲状腺激素 C. 大剂量碘 D. 小剂量碘 E. 普萘洛尔
A. 131I可产生β射线(99%)及γ射线(1%) B. 131I可局限于甲状腺组织内 C. β射线可在体外测得,故可用于甲状腺功能的测定 D. γ射线射程短,可破坏甲状腺实质 E. 131I适于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及对硫脲类无效或过敏的甲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