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将检品溶于甲醇,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以电位法指示终点 B. 将检品溶于硝酸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滴定液,剩余硝酸银用硫氢酸胺滴定液回滴,以铁盐为指示剂 C. 将检品溶于水,用硝酸银滴定标准液滴定,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D. 将检品溶于弱碱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E. 将检品溶于甲醇,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以电位法指示终点
A. 胺基 B. 苯环 C. 酰脲 D. 甲基 E. 乙基
A. 23.22mg B. 232.24mg C. 11.6l mg D. 5.85mg E. 11.22mg
A. 酸度 B. 纯度 C. 碱性物质 D. 中性物质 E. 有关物质
A. 控制苯巴比妥酸等乙醇中不溶解的杂质 B. 控制中性物质 C. 控制碱性物质 D. 控制有关物质 E. 控制纯度
A. 甲醛硫酸反应 B. 硫色素反应 C. 铜盐反应 D. 硫酸荧光反应 E. 银盐反应
A. 与银盐反应 B. 与铜盐反应 C. 熔点测定 D. 钠盐的反应 E. 5,5-取代基的反应与硫元素的反应
A. 杂质溶于乙醚而不溶于盐酸 B. 杂质溶于乙醚而不溶于氢氧化钠 C. 杂质溶于氢氧化钠而不溶于乙醚 D. 药物溶于氢氧化钠而不溶于乙醚 E. 药物溶于乙醚而不溶于盐酸
A. 使碘试液褪色 B. 与亚硝酸钠的反应 C. 与硫酸-亚硝酸钠的呈色反应 D. 与甲醛-硫酸的呈色反应 E. 与Marquis试液的呈色反应
A. 中性或碱性物质 B. 酸度 C. 水溶液澄清度 D. 乙醇溶液澄清度 E. 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