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体重×0.035+0.1 B. (体重-30)×0.02+1.15 C. (体重-30)×0.035+1.15 D. 体重×0.028+0.1 E. (体重-30)×0.028+1.15
A. 尿液 B. 涎液 C. 血液(全血或血浆) D. 脑脊液 E. 胆汁
A. 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减少 B. 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增加 C. 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不变 D. 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不变 E. 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减少
A. 治疗药物监测涉及药效学、药动学、分析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B. 血药浓度测定是治疗药物监测工作的内容之一 C. 只要有合适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患者用药都应该实施治疗药物监测 D. 治疗药物监测的结果应在有临床意义的时间间隔内反馈给临床医师 E. 怀疑常规监测的药物出现中毒,应及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并尽快报告结果
A.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B. 气相色谱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原子吸收光谱法 E. 高效液相色谱法
A. 测定血药浓度,研究新药药动学特征 B. 测定血药浓度,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 C. 测定血药浓度,了解药品质量的优劣 D. 测定血药浓度,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 E. 测定血药浓度,从事药物经济学研究
A. 荧光分光光度法 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气相色谱法 E. 原子吸收光谱法
A. 通常情况下,测定血浆(血清)中的药物总浓度能达到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 B. 血液中药物以游离型和蛋白结合型两种形式存在 C. 代谢物无药理活性时,可仅测定原形药物的浓度 D. 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对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测定药物总浓度也可达到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 E. 只有游离型药物才具有药理活性
A. 涎液 B. 尿液 C. 脑脊液 D. 血浆(血清) E. 全血
A. 峰高 B. 容量因子 C. 峰面积 D. 塔板高度 E. 保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