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和反应 B. 凝集反应 C. 沉淀反应 D. 溶细胞反应 E. I型超敏反应
A. C1 B. C4 C3 D. C5 E. C8
A. C4b2b B. C5b67 C3bBb D. C3bBb3b E. IC
A. 56℃30分钟 B. 4℃2小时 C. -30℃1天 D. 37℃30分钟 E. 室温30分钟
A. 药物引起的过明星休克 B. 过敏性鼻炎 C. 移植排斥反应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血清过敏症
A. α球蛋白 B. β球蛋白 C. Γ球蛋白 D. 白蛋白 E. 脂蛋白
A. 溶菌,杀菌与细胞毒作用 B. 促炎症作用 C. 调理作用 D. 中和毒素作用 E. 免疫粘附作用
A. C1q分子有6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桥联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B. C1r具有酶活性,能活化C1s 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D. C5b67可吸附于致敏和未致敏的细胞膜上 E. C5b678可损伤细胞膜,但结合C9后才能加速细胞膜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