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沃尔玛的商圈辐射战略沃尔玛标准化、规范化、程式化的经营管理,使她在13天左右就可以开一家店,有了这种复制能力,与其说她是在经营商品,不如说她是在生产商店。开商店首先在于地利,沃尔玛也不例外。据悉,沃尔玛中国公司在北京的第一家店——石景山店,距离普尔斯玛特石景山店可能不到400米远。第二家店将在大卖场相对落后的宣武门南区。这是我们可以拿沃尔玛在北京的第一店选址做范例,来考察它的选址策略。在北京城区商圈,除去石景山、丰台、宣武和崇文区的部分地方外,一般认为市区正在日益走向空心化。沃尔玛在北京城西八角社区落下关键“进京赶考第一子”,可以说得了满分。因为,在西二三环、西三四环、西四环外,成交结状兴起50多个新兴社区。可以看到西四环外的物业远远多于四环内的。而石景山八角地区的重要性在于,它位于最宽阔的两条干道阜石路和石景山路中间,接近五环路,在交通上就辐射北边的海淀区。在八角东街立住脚,海淀区就已经在身边了。另外有了石景山游乐场的吸引(它的外部停车场可以停上百辆车),这也是潜在的顾客源。五环路将在2002年9月10日通车,五环路和阜石路的交叉处将修建一座立交桥,向西的引桥延伸至八角东街处正好结束,车流可从这里的出口进出。沃尔玛石景山店的商圈辐射半径将达到多少呢?投资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的石景山店建筑面积达37000多平方米,经营内容以日用品及食品为主,可辐射区内人口30多万。它的商圈辐射半径将达到10公里,甚至更远。实际上,沃尔玛选择石景山开首家店,并非作为一般门店运作,而是他未来在北京市内蚕食鲸吞本地零售业的华北总部所在据点,是其关键物流配送的第一个基地。这就是地利为先的原则。当初,在美国乡镇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沃尔玛正是从避开大城市中心,而从接近大城市的乡镇社区及交通便利地点实现了快速低成本的开店布局。最终完成对大城市购买力的强大拉动和圈定。在地点上,采用以垄断当地市场后再向下一个邻近地区进攻的基本原则和在配送中心周围布下大约150个左右的分店的策略。在数量上,沃尔玛更始终保持了极其理智的控制。在店铺数量上沃尔玛少于凯马特,但却毫不妨碍其销售额上的优势和优先获利的能力。也许正是地利,造就了沃尔玛的成功和凯玛特的失败。试想沃尔玛在全美3500多家店,都是其按照一贯的商业布局思想精挑细选的杰作,每一家店都是其巨大的商业棋盘上的一个金点。而凯玛特长期战略的不断变换和商圈布局的杂乱无章,这一原因直接导致了其日后竞争的落败。选址对于零售企业来说是直接关乎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后期经营战略的制定,以及应消费趋向变动所作的经营决策的调整,都与此息息相关。外资零售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的极为慎重。在进入中国之前,都对中国市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欧美商业巨头与先前进入的日资、港台、东南亚的中小资本风格迥异,他们更重视企业在中国的长期性战略远景,更少点钻中国政府漏洞的投机性因素,而追求在中国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在具体选址过程中,其往往综合未来业务模式的长期配套需求,当地商圈的交通、人口、竞争状况和市场发展格局等因素进行理性决策。前几年,在外资网点布局还未成型阶段,曾有人说外资开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几年过去了,外资单店可能并不可怕,但他的商圈战略却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他打造的是商圈辐射网,“金边银角”已开始初具雏形,其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的核心目标都在50-100家店以上,可见其后发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前些年,外资活动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对中国市场进行调研摸索,以及进行人力、物力上的准备,处于打基础或者说构筑桥头堡阶段,但现在情况他们都已有了明确的全国商业发展版图,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部署,从今年开始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其快速扩张、甚至快速购并都将依据其战略部署展开。思考:沃尔玛在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火星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