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B. 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 C. 阴极下神经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D. 阴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阳极下兴奋性升高 E. 两级下神经兴奋性均升高
A. 全身治疗时,下行的起兴奋作用,上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 B. 阴极下兴奋性降低,阳极下兴奋性增高 C. 阴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 D. 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 E. 对静脉血栓无治疗作用
A. 枕部 B. 胸部 C. 腹部 D. 肩部 E. 腰部
A. 0.02-0.05mA/cm2 B. 0.5-1.0mA/cm2 C. 0.2-0.5mA/cm2 D. 0.5-0.8mA/cm2 E. 0.05-0.1mA/cm2
A. 腰部 B. 腹部 C. 臀部 D. 小腿部 E. 颈部
A. 神经炎、神经痛 B. 慢性溃疡 C. 瘢痕增生 D. 急性湿疹 E. 静脉血栓
A. 双相 B. 连续单相 C. 多相 D. 脉动 E. 脉冲
A. 治疗时间 B. 治疗部位 C. 患者的身体状况 D. 所使用的电流量 E. 药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A. 2%-10% B. 10%-20% C. 20%-30% D. 30%-50% E. 50%以上
A. 离子吸收降低 B. 离子吸收增加 C. 电阻降低 D. 电阻增加 E. 电流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