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破膜 B. 产妇用腹压 C. 拔露 D. 阴道口见先露 E. 宫口开全
A. 妊娠28周及以后分娩者 B. 妊娠32周及以后分娩者 C. 妊娠36周及以后分娩者 D. 妊娠40周及以后分娩者 E. 妊娠42周及以后分娩者
A. 骨盆入口平面 B. 骨盆出口平面 C. 中骨盆平面 D. 骨盆最大平面 E. 以上都不是
A. 衔接 B. 下降 C. 俯曲 D. 内旋转 E. 仰伸
A. 胎臀 B. 胎头 C. 胎足 D. 前肩 E. 后肩
A. 胎先露达坐骨棘水平 B.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达到或接近坐骨棘水平 C. 胎头枕额径进人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达到或接近坐骨棘水平 D. 胎头以半俯屈状态进入骨盆入口 E. 胎头达坐骨棘水平
A. 胎膜早破 B. 见红 C. 不规律的子宫收缩 D. 腹痛 E. 规律的子宫收缩
A. 妊娠28周以前分娩者 B. 妊娠28周至37周之间分娩者 C. 妊娠37周至40周之间分娩者 D. 妊娠40周至42周之间分娩者 E. 妊娠42周以后分娩者
A. 正常宫缩起自子宫的两角 B. 子宫收缩具有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 C. 反复宫缩后子宫肌纤维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D. 宫缩间歇子宫基本松弛,胎盘血液循环恢复 E. 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宫缩最强最持久
A. 胎先露下降 B. 不规律宫缩 C. 腹痛 D. 呼吸加快 E. 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