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卧床休息 B. 鼓励进食 C. 外阴清洁,备皮 D. 不能自行排尿者给予导尿 E. 给予温肥皂水灌肠
A. 子宫收缩力 B. 腹肌收缩力 C. 膈肌收缩力 D. 肛提肌收缩力 E. 腹壁肌收缩力
A. 枕骨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B. 顶骨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C. 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D. 双顶径达坐骨棘平面 E. 胎头完全进入骨盆出口平面
A. 骨盆入口平面 B. 坐骨棘平面为标志 C. 骨盆出口平面为标志 D. 骨盆最大平面为标志 E. 阴道外口为标志
A. 高龄初产妇 B. 低龄初产妇 C. 高龄经产妇 D. 低龄经产妇 E. 正常初产妇
A. 15分钟 B. 30分钟 C. 1小时 D. 2小时 E. 3小时
A. 宫缩强度增加 B. 胎儿下降感 C. 见红 D. 上腹部舒适感 E. 尿频
A. 正常宫缩起自子宫的两角部 B. 宫缩间歇期胎盘血液循环恢复 C. 子宫收缩具有对称性、极性、缩复作用 D. 反复宫缩后子宫肌纤维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E. 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宫缩最强最持久
A. 宫口开4cm B. 宫口开5cm C. 宫口开7cm D. 宫口开8cm E. 宫口开全
A. 耻骨弓 B. 骶尾关节 C. 坐骨结节 D. 坐骨棘 E. 骶骨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