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 B. 25% C. 30% D. 40%
A. 210±10 mm B. 80±10 mm C. 160±10 mmE.260±10mm
A. 25.0% B. 25% C. 33.3% D. 33%
A. 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减水率 B. 更好坍落度保持性能 C. 较小干燥收缩 D. 具有一定引气性能 E. 具有更高的强度
A. 早强型 B. 标准型 C. 缓凝型 D. 引气型 E. 速凝型
A. 1d B. 3d C. 7d D. 14d E. 28d
A. 氯离子与硫酸钠含量 B. 总碱量 C. 含固量与含水率 D. 细度与密度 E. PH值
A. 减水率 B. 泌水率比 C. 含气量 D. 凝结时间差 E. 坍落度和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
A. 分两层装料,每层装入高度为筒高的一半 B. 每层用插捣棒插捣25次。 C. 以三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结果修约到5mm。 D. 三次试验结果的最大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有一个超出10mm时,将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实验结果; E. 最大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出10mm时,应重做。
A. 采用基准水泥 B. 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含泥量小于1%; C. 采用粒径为5~20mm二级配的碎石或卵石 D. 掺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相同。 E. 用水量为达到相应坍落度时的最小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