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质分子由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扩散 B. 消耗能量 C. 依赖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度 D. 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的电离状态影响 E. 需要载体
A. 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减少,排泄快 B. 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慢 C. 非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快 D. 非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慢 E. 解离型增加,再吸收增加,排泄快
A. 简单扩散 B. 膜孔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胞饮和吞噬
A. 阴道内有无阴栓发现 B. 雌性动物的体重 C. 雌性动物的活动状况 D. 雌雄动物同笼的比例 E. 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
A. 能加强单加氧酶系的活性,加速其他毒物的代谢 B. 能使其他毒物的排泄增加 C. 能使其他毒物血浆浓度增加 D. 加速其他毒物的代谢 E. 苯巴比妥是单加氧酶的诱导剂之一
A. 对胃肠道吸收的外来化合物,肝脏有"首过效应" B. 经肝脏随同胆汁排泄,是次于肾脏的第二排泄途径 C. 外来化合物原型和其代谢产物脂溶性高,则易于经胆汁排泄 D. 与蛋白结合的、分子量在300以上的、具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外来化合物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胆汁 E. 主动转运是肝脏转运外来化合物进入胆汁的主要方式
A. 小鼠0.2~0.5 B. 大鼠1.0~2.0 C. 豚鼠1.0~5.0 D. 家兔3.0~10 E. 以上都是
A. 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试验 B. 包括体细胞和性细胞的试验 C. 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D. 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的试验 E. 在反映同一遗传学终点的多种试验中应尽可能选择体外试验
A. 40 B. 60 C. 80 D. 100 E. 120
A. 实验操作误差 B. 动物的个体差异 C. 动物的物种差异 D. 实验抽样误差 E. 实验观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