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尽早吸氧 B. 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C. 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 D.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E. 尽早行局部脓肿切开减压
A. 统一填埋 B. 高压灭菌 C. 集中焚烧 D. 日光曝晒 E. 浸泡消毒
A.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B. 用青霉素 C. 镇静解痉 D. 中和游离毒素 E. 防治并发症
A. 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B. 相对湿度50%~60% C. 开门关门动作轻 D. 室温18~20℃ E. 门、椅脚钉橡皮垫
A. 革兰氏染色阳性大肠杆菌 B. 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拟杆菌 C. 革兰氏染色阴性变形杆菌 D. 革兰氏染色阳性梭形芽孢杆菌 E. 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
A. 3天 B. 1-2周 C. 3周 D. 4周 E. 5周
A. 脱水 B. 窒息 C. 气胸 D. 心律失常 E. 呼吸性酸中毒
A. 表情肌 B. 咀嚼肌 C. 颈项肌 D. 背腹肌 E. 肋间肌
A. 及时处理伤口 B.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D. 使用大量抗生素 E. 控制和解除痉挛
A. 保持病室内安静 B. 治疗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 C. 安置避光单人病室 D. 定时吸痰 E. 遵医嘱使用镇静、解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