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简要叙述教师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简述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

A. 皮亚杰
B. 科尔伯格
C. 维果茨基
D. 埃里克森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季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谷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
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
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的味道,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有改动)
[注]①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问题:(1)声音一般都是用“听”来形容,文章第一段作者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这里为什么用“想着”?
(2)文章最后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结合全文,分析农夫通过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李南是一位刚走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上岗之前,他踌躇满志,想象着教师的那些活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是那样的简单。而且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自己只要教学生掌握应该学到的物理知识就行,不用操心学生的思想工作之类,省去许多麻烦。总之,对于自己这个大学的高材生来说,要驾驭教师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上岗两个月后,李南就没有了往日的潇洒,他沮丧到了极点。走进教室,他发现学生比想象中的差多了,有的简直不像学生。对老师没有礼貌,时不时抓住机会向他挑衅。且不说教学内容他们不想听,即使讲轶闻趣事,有些学生也在另搞一套。课堂上还经常出现互骂打架的事情,真叫李南烦不胜烦。李南认为不是他自己无能,而是学生太差。他觉得,与其把时间花在这难见成效的工作上,还不如早点改行。他想辞职去做生意,但是仔细想想,就此离开教育岗位,他又心有不甘。但如果继续干下去,出路又何在?
阅读上面的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怎样看待李南的教育观的?结合所学教育学的原理,试对李南的教育观加以评价。
(2)李南想象中的教学与实际教学呈现出非常大的反差,其问题的根源何在?请帮助李南分析其境遇产生的原因。
(3)李南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请你给李南提出一些有关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面的建议。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