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患者,男,41岁,农民。因上腹部疼痛5月,持续全腹胀痛3月,加重20天人院。入院前5月饭后发生心前区针刺样痛或隐痛,每次持续半小时,伴畏寒。此后食欲下降,全身无力,仍能坚持劳动。3月前腹痛转至全腹,食欲更差,咳嗽,咳脓痰,头痛。20多天前自觉腹胀,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近2、3天嗳气、呕吐咖啡色液,每天10+ 次,每次4ml~5ml,病后明显消瘦,过去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全身情况差,慢性重病容,消瘦,左锁骨上扪及淋巴结,约黄豆大,中等硬,无压痛,活动。心肺(-)。腹部膨隆,蛙腹状。腹壁静脉可见,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肋缘下锁骨中线内侧,扪及蚕豆大之皮下结节2个,活动,中等硬,轻压痛。腹软,轻压痛,肝脾均未扪及,肝上界在锁骨中线第五助间,明显腹水征。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1.89×1012/L、血红蛋白86g/L、白细胞31.3× 109/ L,嗜中性粒细胞0.84,单核细胞0.05,嗜酸性粒细胞0.02,嗜硷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07。尿常规:脓细胞及白细胞少许,颗粒管型、蜡样管型及红细胞管型查见。腹水白细胞0.66×106/L,红细胞5.1×106/L,嗜中性粒细胞0.29,淋巴细胞0.71,蛋白34.1g/L,Rivalta试验(+),细菌培养(-)。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和支持疗法、放腹水等,患者-直不能进食,不断呕咖啡色液,日益衰竭死亡。尸检摘要:死者全身营养差,左锁骨上淋巴结长大,腹部膨隆。腹腔内有黄*色混浊液3330ml,大网膜与胃、横结肠粘连成一硬,表面有灰白结节,肠系膜和腹膜粗糙,有灰白色结节和纤维蛋白,腹腔脏器和腹壁间有纤维性粘连。胃小弯后壁有一10cm×7cm×2cm大之肿瘤,表面高低不平,有溃疡形成,并穿破至小网膜囊内。镜检肿瘤排列成索状,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浆少,核大深染,分裂象可见。间质多少不等。肿瘤侵及浆膜层。胃小弯、肠系膜、左锁骨上等处淋巴结、大网膜及腹膜均有上述肿瘤转移。肝表面及切面均有灰白色结节,镜下亦为上述肿瘤,周围肝细胞受压萎缩。双肺水肿,后份变实,镜下见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水肿。肠腔内有蛔虫及鞭虫。[讨论]1.患者所患疾病及诊断依据。2.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相互关系。3.患者死亡原因。
查看答案
病史摘要:患者,男,61岁,工人。因上腹隐痛一年余,加重伴头昏、乏力4月,黑便3周入院。疼痛与进食无关,曾在院外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加重,并进行性消瘦。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消瘦,严重贫血貌。腹部稍丰满,上腹软,明显压痛,未扪及包块。肝在肋下2cm。余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92×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4.1×109/L,嗜中性粒细胞0.88,淋巴0.10,单核细胞0.02。粪:隐血试验阳性。X线钡餐:胃内有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及龛影。考虑:胃小弯有大溃疡。入院后给予止血、抗感染、输血、输液及其它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入院第五天反复呕吐咖啡色液体并出现巩膜黄染,贫血加重,意识模糊,病情继续恶化,终因全身衰竭死亡。尸检摘要 死者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肢踝部有凹陷性水肿。腹腔积草黄*色澄清液约2000ml,胸腔积少量草黄*色澄清液。各内脏检查主要发现如下:胃胃小弯距幽门2cm处,黏膜面有一个形态不规则的巨形溃疡,面积约6cm×5cm。溃疡深达肌层,底部凹凸不平,边缘隆起呈结节状。溃疡周围胃壁增厚、变硬。病变向胃窦、幽门及括约肌蔓延。镜检:溃疡的边缘及底部有大量异常细胞,该细胞体积较大,呈柱状,胞浆丰富,核大透亮,核仁清楚,核分裂象较多见。这些异常细胞多排列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腺腔,被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少数则作片状浸润,同时肌层被破坏。另外异常细胞区域周围胃黏膜及其它部胃黏膜与腺体均有肠上皮化生,尤以靠近细胞团边缘部分为明显。十二指肠上部及降部肠壁增厚,黏膜隆起,表面呈颗粒状。镜检:肠壁各层均见与胃内形态相同的异常细胞浸润,尤以黏膜下层及肌层为重。有处见肌层完全被异常细胞所破坏,并侵及浆膜,累及胰腺。胃小弯及幽门下淋巴结肿大,体积约黄豆至蚕豆大,有的互相融合,切面灰黄*色。镜检:淋巴结内有大量上述的异常细胞。胰腺 胰头体积增大,质较硬,切面胰腺实质内有灰白色斑点和条纹散在。镜检:胰头实质内有上述异常细胞浸润,其它部位未见异常。胆道胆总管及乏特氏壶腹内肿块形成,呈灰白色,部分表面染有胆汁。肿块几乎将管腔完全堵塞。镜检:肿块由上述异常细胞组成,其形态与胃内所见者相一致。肝脏重1300g,表面光滑,呈浅黄绿色,有多个圆形的结节,切面颜色与表面相同,结节为灰白色,周界清楚。镜检:肝细胞浆及毛细胆管和小胆管内有较多的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明显区域,肝细胞显变性坏死。结节为上述异常细胞。门静脉血管内有巨大血栓形成,管腔几乎被完全堵塞,其长度上至肝门,下至肠系膜上静脉约0.5cm,肠系膜下静脉约1cm。血栓部分区域与管壁粘连。镜检:大体上所见血栓于镜下见为混合血栓,其中未见杂有上述异常细胞。胆总管周围及肝门周围淋巴结肿大,体积约玉米至蚕豆大。镜检:淋巴结组织被破坏,有大量上述异常细胞。讨论:1. 诊断及诊断依据。2.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3. 各脏器病变的关系。4. 死亡原因。
王某,女性,36岁,上腹部隐痛3年余,1年前腹痛加剧,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尤以左上肢显著,尿量减少,食欲极差。半小时前,排黑色大便,呕吐大量鲜血,突然昏倒而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60/40mmHg,心音快而弱。两侧颈部、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显著肿大,血红蛋白85g/L,血浆总蛋白42g/L,白蛋白14g/L。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左上肢极度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也见水肿。胸腹腔内分别有1000ml及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4cmX3cmX5cm肿块,质硬,表面溃疡、出血。镜检为腺癌。胃周围淋巴结、颈部及腋下淋巴结均见腺癌组织。肝肿大,淡黄*色,质较软,肝细胞内充满圆形空泡,核被挤在一侧。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充满粉红色颗粒。分析题:1、病人入院时的情况说明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2、本例水肿与积水的原因是什么?肝脏与肾脏有何病变?分析其原因。3、试按疾病发展过程写出病理诊断。
病例摘要:李某,男,46岁,因肩背部疼痛2月余,加重20天,发热半个月入院。病初为右肩部酸胀痛,不红肿,伴轻度畏寒,针灸后疼痛缓解。但以后疼痛逐渐加重,且有时感到剑突下及右下腹疼痛,入院前1个月开始食欲下降,体重逐渐减轻。17年前患肝炎。体检:双腋下扪及黄豆和蚕豆大小淋巴结数个。肝区有压痛,血清碱性磷酸酶5.5U/L,甲胎蛋白(-),胸部X线透视右膈肌升高,运动稍受限,超声波检查肝大,肝内有多个小液平段,疑为胆囊疾患及多发性肝脓肿。肝穿未见癌细胞,腹腔穿刺获血性腹水,查见癌细胞,次日X线摄片两肺多数不等结节状阴影。分析题:1、本例诊断是什么?依据何在?并据X线检查推测肺部为何病变。2、病人肩背部疼痛说明什么?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病史摘要:患者,男,53岁,干部。因心前区疼痛6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0小时入院。入院前6年感心前区疼痛,痛系膨胀性或压迫感,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入院前2月,痛渐频繁,且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10小时,于睡眠中突感心前区剧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且伴大汗、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8℃,心率130次/min,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口唇及指甲发绀,不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液,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20×109/L,嗜中性粒细胞:0.89,尿蛋白(+),血中尿素氮30.0mmol/L,CO2结合力16.0mmol/L,入院后经治疗无好转,于次日死亡。尸检摘要主动脉有散在灰黄*色或灰白色斑块隆起,部分有钙化、出血,腹主动脉的斑块有溃疡形成。脑底动脉管壁呈偏心性增厚变硬,腔狭窄。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壁增厚,管腔Ⅲ度狭窄,前降支从起始至2.5cm处管壁增厚,管腔Ⅱ~Ⅳ度狭窄,左旋支管腔Ⅱ~Ⅲ度狭窄;右冠状动脉距起始部0.5cm~5cm处管壁增厚,腔Ⅲ~Ⅳ度狭窄,室间隔大部,左心室前壁、侧壁,心尖部,右室前壁内侧心肌变软、变薄,失去光泽,镜下有不同程期的心肌坏死,右室后壁亦有多个灶性坏死区。肝900g,表面弥漫分布着细小颗粒,切面黄褐相间,似槟榔状,右肺600g,左肺550g,双肺弥散性曲菌感染伴小脓肿形成,左胸腔积液400ml,四肢末端凹陷性水肿。[分析讨论]1.本病例的主要疾病是什么?死因是什么?2.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病理改变基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