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其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在实践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的革命新道路,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理论。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1: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船队,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两国陆军一战于朝鲜,二战于辽东,三战于威海,海军在黄海也展开决战。清军“水陆交绥,战无一胜”,清廷被迫向日本屈膝求和。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割地赔款,落得一个丧权辱国的结局。“同光中兴”光环黯然失色,代之而来的是空前的民族危机,人心震颤。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是日本以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恶果,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甲午惨败令人心碎,但战争所暴露出的清王朝制度腐朽没落、社会民心涣散、军队战力低下、统治四分五裂,也发人深省。——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24日材料2: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日材料3:1937年10月,淞沪会战激战正酣。面对数倍于己的强大敌人,中国守军第88师第524团谢晋元、杨瑞符带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血战到底……“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歌八百壮士》旋律反复奏响,把人们的思绪再度拉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誓死报国的佟麟阁,面对日寇进犯慷慨陈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官兵“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受尽折磨的赵一曼,临刑前高唱“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以枯草、树皮和棉絮果腹的杨靖宇,只身与敌人周旋5昼夜,顽强斗争,直至弹尽;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这些挺身而出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筑起牢不可破的血肉长城。——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9月3日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最终都是以中国失败而结束,为什么?(5分)(2)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当年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战胜利?又如何理解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