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凡被告都有辨护权”为真时,可以推知命题()为真。
A. 没有一个被告没有辨护权
B. 并不是有的被告没有辨护权
C. 有的被告有辨护权
D. 凡被告都没有辨护权
E. 有的被告没有辨护权
设"黄××是会使用注射器的"这一命题为假,"黄××是本案同案犯"这一命题为真,则下述命题中必然为真的有()。
A. 黄××不仅是会使用注射器的人,而且他是本案的同案犯
B. 如果黄××是会使用注射器的人,那么他就是本案的同案犯
C. 如果黄××不是会使用注射器的人,那么他就不本案的同案犯
D. 黄××或者不是会使用注射器的人,或者不是本案的同案犯
E. 并非黄××既不是会使用注射器的人,也不是本案的同案犯
下面各组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组是()。
A. "男工人"与"女工人"
B. "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C. "大学生"与"中学生"
D. "性质命题"与"复合命题"
E. "逻辑学家"与"数学家"
明朝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中曾记载有这样一桩趣事:文皇尝谓解(解缙)学士曰:“有一出句,甚难其对,曰:‘色难’。”解应声曰:“容易。”文皇不悟,故谓解曰:“既云容易,何久不属对?”解曰:“适已对矣。”文皇始悟,为之大笑。从逻辑学的视角观之,上述说明了()。
A. 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B. 在不同语境中,同一概念可用不同语词表达
C. 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命题
D. 在不同语境中,同一命题可用不同语句表达
E. 思维形式和语言形式,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