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思鸠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酷热有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在于( )
A. 只把人和社会看作在自然面前消极适应的被动者
B. 不了解自然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 没有看到自然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D. 不懂得自然环境同社会生活是两种不同质的事物
查看答案
2015年10月14日,新华社刊发了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习主席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古文诗句,寓意深远、精神传神,例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等。这些诗句蕴含的哲理有( )
A.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B.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C.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D. 社会意识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一种看法,认为英雄人物好比是由阿拉伯数字“1”和许多“0”组成的大数目(比如100000中的“1”),而人民群众则好比是那些“0”。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多,也没有意义。这个观点所反映的英雄史观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唯物史观( )
A. 关于人人创造历史的观点
B. 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观点
C. 关于杰出人物的出现是纯粹偶然的观点
D. 关于社会历史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的观点
马克思说:“无论卿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 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 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