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同学练习数数,从自然数1开始依次数下去,得到1234567891011121314…,则从左边数起第1992个数字是()。 A.0 B.1 C.2 D.3
查看答案
微生物:腐烂:病毒 A.藻类:水华:海带 B.碘:甲亢:氯化钠 C.空气:风:气旋 D.煤气:爆炸:一氧化碳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人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上年增长11.3%。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3471元,比上年增长9.8%,增速高于上年0.7个百分点。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708元,增长10.7%,对总收入增长速度贡献7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1714元,增长12.1%,增速高于上年6.9个百分点,占总收入比重为8.1%。人均财产性收入520元,增长20.5%,占总收入比重为2.5%。人均转移性收人5092元,增长12.8%,占总收入比重为24.2%,对总收入增长速度贡献3个百分点。
从五等份收入组收入增长情况看:2010年低收入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05元,比上年增长13.1%;中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02元,增长13.0%;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24元,增长11.8%;中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89元,增长10.3%;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158元,增长9.9%。
与2008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约增长了()。
A. 19.8%
B. 18%
C. 24%
D. 10.2%
“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马二先生就是这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正宗产品。他以拙朴的本性毫无讳饰地讲出老实话: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朝廷叫做什么举业,就做什么举业。至于这种举业是否合理,那他根本不去想,能做官就合理!他把做官看做人生的唯一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就是做官的唯一正途。封建统治者正是充分发挥权力的魔法,使读书人乖乖地做自己的奴才。 这段话意在表明()。 A.在封建统治的魔法下,读书人心甘情愿充当统治阶级的驯服奴才 B.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 C.古时读书人无独立见解,只会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毫无知性主体精神 D.封建时代读书人热衷于功名利禄,深受其害而不自知,视受征辟为最高的荣宠
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个人收入渠道的多元化,我国目前个人收入总量庞大,据报道,在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分配中,个人收入已占69.1%。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但不是向个人整体性倾斜,而是不均衡地、过多地向社会少部分人倾斜,致使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出现了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个人拥有的财富相当可观,这就为我国征收遗产税提供了税源。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发展 B.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他们成为我国征收遗产税的税源 C.通过征收个人遗产税来均衡社会财富势在必行 D.我国已经具备了征收遗产税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