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主要有( )
A. 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B. 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C. 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D.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面战场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牵制日军的作用
B.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C. 正面战场的战略地位日益降低
D. 敌后战场转变为正面战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认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原因是( )
A. 中国是大国, 地大物博
B. 日本是小国, 经不起长期战争
C. 中国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D. 日本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 )
A. 争取民族资产阶级
B. 发展进步势力
C. 争取中间势力
D. 孤立顽固势力
下列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B. 根据地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
C. 根据地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D. 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