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国人对内需似乎还缺乏真正深刻的认识,往往是遇到困难了,才想起了扩大内需,仅仅把内需当成是GDP增长的一个工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1998年政府就提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目标,但是十年来一直没有实现。2001年,中国加入WTO,出口连续几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个时候谁还想得起内需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是实现.共享式增长的基本源泉。要不然中国经济的增长,看起来速度很快,但是国民福利会大打折扣。如果这一次依然把扩大内需仅仅当成一个工具,当成一个刺激经济的手段,那会“涛声依旧”,重复1998年以来那条路。现在不少人认为,中国要等待美国、欧洲这些经济体复苏,这就是寄希望于外需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看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扩大内需比扩大出口更重要
B. 政府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上贯彻不力
C. 我们要从更深层次上来认识扩大内需的作用
D. 扩大内需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

A. 1945
B. 1965年
C. 1978年
D. 1955年

请根据下文回答41-45题:提到考古,一般人的印象可能就是考古学家蹲在地上拿着手铲一点一点地挖土,历经辛苦,把埋藏在地下多少年的各种人工遗迹和遗物挖出来。确实,早期的考古大都如此进行,但自 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被引入考古学,一系列重大发现的背后也有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功劳。开展考古工作,首先必须进行普查,搞清楚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考古工作者在野外徒步行走,采集暴露在地表的古代人工遗物,辨认地下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由此来确认遗址和遗迹的布局。这些工作都是相当费时、费力的。而遥感技术的应用就能很快地了解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情况。遥感考古就是运用航天飞机、卫星、飞机等各种飞行器上装备的航空摄影机、成像扫描仪来接收地面的影像资料,目前商用卫星影像的全色波段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米。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科技可以对这些影像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再依据土壤颜色、遗迹在太阳光斜射下的阴影标志等综合知识来判定遗址或遗迹的分布特点。挖掘出古代文物后,就要对其进行年代测定。目前测定年代最先进的方法是碳—14断代法。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植物都要摄取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元素,才能不断生长、繁殖下去。而动物又是靠直接或间接食取植物生存的。因此,动植物体内所含的碳元素中,放射性碳—14的浓度必然也是达到一定的[ ]值。然而,当动植物体死亡以后,体内碳—14的浓度就要发生变化。不会再增加新的碳—14。从这时起,死亡的个体原先含有的碳—14的浓度要按照其 5 568年的半衰期一半一半地不断减少下去。通过测定碳—14的浓度就可以进行断定年代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加速器质谱法的兴起,使该方法的测定灵敏度大为提高,所需样品量由克级降低到毫克级,而且测量时间缩短。目前加速器质谱测年精度比较好的可达6‰。总体上,碳—14测年方法最高可测年代范围为5万年左右。对耶稣裹尸布、楼兰女尸的年代鉴定等就是采用碳—14的测年方法。对古代人类进行家系鉴定和种族鉴定非常重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古代生物遗骸中提取DNA片段并进行分析是考古学研究的新领域。哺乳动物的线粒体DNA是按照一定顺序连续排列的DNA链。在其死亡以后,这个DNA链在氧化、水解及环境微生物的作用下断裂和降解。自从证实在古代人类的遗骸中依然保存着遗传基因,并且可以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其进行扩增以后,对古代人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便蓬勃开展起来。下列有关遥感考古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遥感考古要运用卫星等飞行器上装备的航空摄影机、成像扫描仪来接收地面的影像资料
B. 遥感考古能比传统考古更快地了解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情况
C. 遥感考古比传统考古视域更为扩大
D. 遥感考古能发现地下一米深的文物

好在一个人______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有颠沛流离
B. 如果浪迹天涯
C. 即使背井离乡
D. 只要流离失所

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优点是()

A. 了解内情
B. 客观公正
C. 便于协调
D. 效率较高
E. 成本较低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