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A、是一种分节体歌曲。B、是一种通谱体歌曲。C、既有简洁的主调风格,又有模仿的复调织体,有音节式的宣叙性音调,也有装饰性的音调。D、既有模仿的主调风格,又有简洁的复调织体,有音节式的装饰性音调,也有宣叙性的音调。

A. 是一种分节体歌曲。
B. 是一种通谱体歌曲。
C. 既有简洁的主调风格,又有模仿的复调织体,有音节式的宣叙性音调,也有装饰性的音调。
D. 既有模仿的主调风格,又有简洁的复调织体,有音节式的装饰性音调,也有宣叙性的音调。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意大利牧歌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学诗歌领域()运动密切相关。在诗人、文学学者、红衣主教皮埃特罗·本博(Retro Bembo,1470-1547)的倡导下,14世纪意大利诗人() (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的诗歌重新得到推崇和喜爱,后来形成()诗歌流派。早期的牧歌作曲家放弃那些弗罗托拉惯用的没有太多文学价值的诗歌,而转向用更严肃高雅的诗歌谱曲正是受到()诗歌运动的影响。牧歌的歌词许多选自()的诗歌,此外还有本博、桑纳扎罗、阿里奥斯托、塔索和瓜里尼等的诗作。牧歌所选的诗作多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内容,许多是爱情诗,语言精练,文词淡雅,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细微的心绪。

早期的牧歌以()为中心发展。最早的牧歌曲集出现于()年代,收录的主要是北方作曲家如菲利普·() (PhiUPPe Verdelot,约1470-1552)和雅各布·() (Jacob Arcedelt,约1505—1568)的作品。

意大利早期牧歌阶段,能与北方作曲家相提并论的意大利本土的牧歌作曲家是科斯坦佐·() (Costanzo Festa,1490-1545)。

意大利早期的牧歌为四个声部,基本是()风格,但已经开始融入()等复调手法。()是在这一时期稍后的时候加人牧歌创作行列的一位作曲家,他所采用的()的织体形式和对()的细致处理的倾向都直接影响了中期的牧歌作曲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