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组合是关于行政行为确定力的正确理解?()(司考) ①相对人不得任意擅自改变行政行为; ②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行政行为; ③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④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4分)
查看材料
上述引文对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查看材料
阅读《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慈宁愿长时间地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槌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植提壶”,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这又是一种颇不寻常的方式。最彻底的超然的例子是《传灯录》所记载的:“南泉和尚问陆亘日:
‘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寸丝不挂即是了无挂碍之谓,“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境界高超极了,可以说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根本不发生什么时间问题。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查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