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设有下面的二叉树:
对此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的结果是()。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没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职业操守,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二者的关系作过研究,认为个人必须履行他的工作或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如果说职业规定着人们的社会角色,那么,职业道德则是这种角色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则是在市场经济的架构中,社会依据不同个人、单位所处地位和职业赋予个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理所当然地应当追求盈利,但同样理所当然地不能置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能不讲诚信。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应当遵守职业规范,不能为了挣钱而让患者重复检查,开大处方。政府部门的职责是监管和服务,应当严格执法、尽职尽责,不能明知有问题而不作为。诸如此类,都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是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
请回答:
(1)什么是职业道德?其基本要求有哪些?
(2)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材料1
连续几天的时间里,10月13日下午发生在佛山南海的小悦悦事情让中国人心境难宁。这一天,先哲早已大加挞伐、今人尤有切肤之痛的“国人冷漠症”停止了最彻底的扮演:面对遭面包车碾轧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长达近七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竟然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直至拾荒的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在见惯了老人跌倒无人扶持等类似场景之后,按说我们对冷漠的承受力是大大进步了。但小悦悦事情还是激起了国人普遍的震惊和愤怒,对此有人从利害关系上分析,扶持倒地者毕竟存在一定风险,而小悦悦事情中,经过的路人完全可以经过打电话报警等近乎零本钱、零风险的方式进行援助。虽然如此惠而不费,那18名路人也不愿意选择,容忍的底线再低,那18名路人必定都没法经过。
谁应该为此而担任?无非有公民个体和社会两种指向,比拟起来,指向社会是最容易的一种方法,也自有充足的理由。由于价值虚无、法纪不彰、道德底线失守、势力者带头不守规则,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全面失范的风险,与这种风险对立,个体的力气确实难免卑微,同流合污乃成为最便当的选项。但也正由于这种方法太过容易,不只使许多应该遭受谴责的人逃脱了道德惩罚,而且还常常让他们心安理得,并产生传导作用,使更多的人一边诅咒道德失范一边却又主动放弃本人对社会的义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会》,《小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
材料2
“真是太冷漠了,如果有人及时将他扶起来,老人也不至于惨死!”2010年12月16日下午1点多,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肖先生外出时发现,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额头磕破流血,鼻子紧贴地面,已没有了呼吸。
材料3
杨善洲就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我们与杨善洲相比差什么?我以为关键是在两个字上:坚守。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认准了正确的奋斗目标,就看能不能咬定青山、不离不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一条道走到底?贵在坚守,难在坚守。尤其是在功名利禄面前,在声色犬马面前,在花花世界面前,能不能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能不能始终笃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能不能始终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就看能不能像杨善洲那样顽固地、痴迷地“坚守”“一辈子”。
——摘自《人民日报》,《杨善洲的坚守》
请回答:
(1)小悦悦和“老人跌倒没人扶”事件中的路人违背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哪些观点?
(2)为什么说“杨善洲就是一面镜子”?结合杨善洲的事迹说明道德模范的作用。
(3)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锤炼个人品德,加强道德修养?

2011年7月1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报告显示,大陆微博网站数量从2010年1月的17家增长到2010年12月的88家,微博用户已超过6000万人。
微博发展模式从用户最初晒心情,到目前披露社会事件,从而引发各界关注,传统媒体介入进行采访、核实,再由微博来关注、转发,使事件又上升一个高度。微博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统计显示,在2010年50起重大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比较快,大陆微博网站数量从2010年1月的17家增长到2010年12月的88家,微博用户已超过6000万人。微博用户数量庞大,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近期的一些热点事件多数都是由微博引起的。统计显示,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超两成大事由微博首发。
正如报告所说,微博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报告指出,微博用户中73%以上的人将微博作为重要的新闻来源、消息来源,微博目前已经成为媒体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网络技术的社会作用。
(2)作为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该如何加强公德自律?

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心公益活动,乐于助人,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甚至漠视社会公德,只讲个人享乐,无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公德意识淡化:有的学生对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观念不以为然,忽视自己的公共形象,缺乏应有的公德意识,如不注意公共卫生,乱扔废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吸烟、打架等也时有发生;上课交头接耳、谈恋爱、接打电话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不珍惜公共财物甚至破坏公共财物现象也随处可见;参加集体活动时特立独行、滋扰活动秩序等等也时有发生。
2.社会公德行为失范: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学生道德教育,造成一些学生知识水平高但道德观念缺失。
一些学生在网上聊天时谎话连篇,有的在BBS上发表一些不健康的言论,在网上散布一些有害信息,浏览一些不健康的黄色网站,也有一些学生不讲学术道德,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抄袭或购买网上论文当做自己的论文发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与规范,要科学地规划和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和建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2)请简要说明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3)大学生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