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杭州下城区事业编】“潜龙三号”自主潜水器是我国最先进的无人无缆潜水器,在深海复杂地形进行资源环境勘查时,“潜水三号”具备微地貌成图、甲烷探测、浊度探测、氧化还原电位探测等功能。通过“潜龙三号”,我们看到了丰富的深海生物、斑状菌席和疑似冷泉碳酸岩,并探测到近底水体存在甲烷浓度一场。截止2019年3月,“潜龙三号”已成功完成多次下潜任务。“潜龙三号”多次成功完成下潜任务表明()
A. 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
B. 人可以发现自然物及其运行规律
C. 科技的发展能改变意识的本质
D.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查看答案
【2019年浙江杭州西湖区事业编】“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千多年来,知道这人们按季节、气候调节休息和劳作。如“春不种,秋无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说明我国古代农民()
A. 依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建立节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
B. 认识到自然界和农耕时间存在具体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C. 发现节气,但人在节气规律面前是不由自的
D. 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2012年研招真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014年研招真题】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 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 时间和空间是标志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015年研招真题】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是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图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
A. 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 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D. 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