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冯女士受某公司委托为该公司撰写广告宣传材料,双方约定冯女士所写的广告宣传材料的全部著作权归该公司享有,作为报酬,该公司支付给冯女士一万元人民币。双方履行合同后,该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冯所写的材料进行了修改,并通过报刊和网络大量刊登经该公司修改后的广告宣传材料,但没有给冯署名,也没有就广告宣传材料的修改问题征求冯的意见。冯十知道该公司的上述行为之后,向该公司指出,该公司仅享委托作品(即上述广告宣传材料)的著作财产权,而不享有该委托作品的著作人身权因此,该公司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她依法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要求该公司停止侵权。而该公司则认为,本公司依合同的约定享有全部著作权,不存在侵权的问题,拒绝了冯女士的要求。
查看答案
1990年3月,吴先生受某工厂的委托,为该工厂拍摄了几张以该工厂为背景的照片。在摄影过程中,该工厂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条件,并且给吴先生支付了两百元人民币的报酬。但双方未对吴先生所摄照片的著作权归属及其具体的使用方式进行约定。2002年4月,吴先生在该市举办的产品博览会上发现该工厂的产品包装和其他宣传资料上使用了他拍摄的照片,遂要求该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60万元一次性支付人民币。吴先生所称的停止侵权,意指将己经大量印制、使用在产品包装上的照片去掉,不再使用其作品。吴先生提出上述要求的理由是,他原以为该工厂只是为了新闻报道的需要委托其拍摄照片故未向该厂索要更高的报酬。区区两百元根本不可能买断他的使用权。
《中华老字号》丛书第一、一册系原告“中华全国商收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一部汇编作品。2000年I月,原告发现被告“世联国际商收网络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其许可,在其itcn. net. cn网站上将原告编著的《中华老字号》一书的第一、一册中的56篇文章约92240字在网上复制、传播。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被告世联网络中心辩称,《中华老字号》一书第一、一册确系原告的汇编作品,但原告对其中的各篇文不享有著作权。被告没有复制或整本抄袭原告享有著作著作权的作品。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网站中使用的作品仅占《中华老字号》第一、一册中收录内容的极少部分。
1997年关于《两地书》的著作权归属争议。《两地书》是鲁迅、许广平的书信汇编,鲁迅在该书序言中说,“他与许先生的这些通信是在寻找韦素园的信件中无意中‘在箱子底下’翻出来的,‘觉得这些信有纪念的意义,我们便略照年月,将他编了起来”可见,这些信都是各自谈自己的见闻和思想。
青年作家王某于1 998年与某文艺出版社签订定专有出版合同(合同期限5年),出版了个人的中篇小说《往事如风》。小说出版后,读者反映较好。2000年某人民出版社欲出版一部“一著名青年作家小说选”,拟收入中、短篇小说20多篇,其中包括王某的中篇小说《往事如风》,于是该人民出版社找到王某商谈有关事宜并单独签订了出版合同。半年后,《一著名青年作家小说选》出版。后来某文艺出版社发现《小说选》中收入的《往事如风》是该社出版过的且尚在合同期内的图书,认为人民社侵犯了其专有出版权,于是找到该人民社交涉;而人民社则认为,以选集的形式再次出版并不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