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男,发热伴骨骼疼痛3周,体检:胸骨压痛。血红蛋白59g/L,白细胞15×10^9/L,血小板27×10^9/L,凝血酶原时间19.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8s,血浆凝血因子Ⅰ1.6g/L;骨髓有核细胞增长明显活跃,异常粒细胞0.59,其胞浆内充满粗大、染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可见较多的Auer小体。最有可能的是: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 记性浆细胞白血病
E.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男性,22岁,头晕乏力,鼻黏膜及牙龈出血1周。化验:WBC42×10^9/L,Hb85g/L,PLT23×10^9/L,外周血片中有幼稚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早幼粒细胞21%,POX阳性,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FAB分型诊断是:

ALL
B. AML-M2
C. AML-M5
D. AML-M3
E. MEL-M7

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正常,半年后,因不明原因发热再次检查,外周血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90X10^9/L,白细胞60X10^9/L,粒细胞占95%,原始粒细胞占45%,早幼粒细胞10%,其他细胞40%,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变
B. 脾功能亢进
C.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 类白血病反应

患者男,45岁。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脾大明显,肝脏中等肿大,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有压痛。血象:Hb78g/L,WBC235.2×10^9/L,PLT135×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1年后,病人不明原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入院,经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1%。此时应考虑下列疾病中的: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型)
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 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E. 骨髓纤维化

患者男,24岁。贫血貌,皮下出血10多天,体温37.5℃,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脾可触及。右侧睾丸肿大,质软,无明显压痛,抗生素治疗无效。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象WBC40×109/L,RBC2.81×109/L,Hb80g/L,PLT32×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细胞占92%,其中原粒细胞55%,早幼细胞28%,可见Auer小体。POX染色呈阳性反应,NAP活性减低。该患者很有可能已发生的并发症是:

A. 白血病性睾丸浸润
B.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 皮肤浸润
D. 白细胞血栓
E. DIC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