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 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 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 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 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 那两头石兽。这个故事体现的辩证思维方法是( )

A. 系统思维
B. 创新思维
C. 底线思维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从其本质上来说是( )

A. 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
B. 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C. 人们之间爱的感情的联系
D. 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颠倒的反映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史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及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

A. 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 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本可以专靠神思任意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鬼却是 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身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脖子二三尺而已这句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A.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B. 人脑对鬼神的直接反映
C. 人脑主观自生的
D. 客观固有的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告诉我们( )。

A. 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B. 看问题应该抓住重点
C. 看问题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之间无法比较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