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6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B.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D. 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查看答案
【2012年第24题】十七大以来,党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这是基于()
A. 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D. 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016年第24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但是到2014年末,全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主要举措有()
A. 产业扶持
B. 转移就业
C. 易地搬迁
D. 社保政策兜底
【2014年第25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
A. 增强公民对社会的认同感
B. 降低政府治理成本
C. 扩大政府管理权限
D.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2014年第23题】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A.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B. 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D. 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