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二人依法签订合同,甲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内无故拖延交货,给乙造成了2万元的损失。甲在乙的强烈要求下,交付了货物,赔偿了乙2万元的损失。甲赔偿乙之损失的行为,从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方式上来看,在法理学理论上属于()
A. 惩罚
B. 主动承担
C. 法律制裁
D. 被动承担
查看答案
“开除”这种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不属于()
A. 行政处分
B. 法律制裁
C. 民事制裁
D. 行政制裁
球迷黄某因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死者已婚并有一子未成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判决生效后被送至某监狱服刑。某日,监狱组织罪犯集体收看足球比赛,不料黄某因过度兴奋导致心脏病突发,经紧急抢救无效死亡。经查,黄某无心脏病发作的既往病史,在监狱组织的由正规医院进行的定期体检中亦未检出心脏异常。针对上述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黄某生前因其犯罪行为及其结果只与有关国家机关形成了法律关系
B. 黄某生前的故意伤害犯罪行为也引起了民事法律责任
C. 黄某生前与监狱之间的刑罚执行法律关系属于纵向法律关系
D. 按照归责原则中的因果联系原则,监狱不应对黄某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多种法律责任的并存或相互冲突。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责任竞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数个法律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
B. 责任主体的一个行为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C. 法律责任的竞合实质上是规范竞合的表现形态,即,数个法律规范都可适用于同一行为
D. 法律责任竞合理论主要解决责任主体因同一行为需要同时承担多种法律责任的问题
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 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 承担法律责任并不必然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 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