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承建的化肥厂热电站,汽轮机已进入油管路循环油洗阶段,经60d洁净程度仍不迭标,超过了原预期30d的一倍,经查由于管路酸洗分包商忽视质量要求,而进场后材料员未经检验就签字确认,安装时作业人员也不按作业指导书规定检查,施工员发现后亦不加制止。在煤磨加球后试运转屡屡烧瓦,经查是设备制造商委托的轴瓦浇注作坊偷工减料,为此电站并网发电日期大大延迟,该公司被迫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按合同约定遭受经济处罚。
【问题】 1.油洗循环作业超期一倍还多,说明影响进度的因素是什么? 2.煤磨加球后不能按期通过试运转,说明影响进度的因素是什么? 3.该公司应怎样对比横道图计划进行进度分析? 4.该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调整进度计划?
查看答案
桌工业项目三期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由三个单位工程构成,分别为筒中筒结构塔体、13个连体筒仓和附属建筑,建(构)筑物最大高度为60m,其中塔体最大开挖深度6m,基坑面积19m×16.5m。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层(平均层厚约0.5m)、淤泥质地层(平均层厚约9m,夹杂不均匀的细砂)、细砂层(平均层厚约1m)、粗砂层(平均层厚约3m),地下水位-1.5m。工程开工后,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了采用钢板桩支护,复合水泥搅拌桩做止帷帏幕的支护方案。选用12m长钢板桩,桩脚进入粗砂层。选择角撑型型钢内支撑,共两层。 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施工自夜间开始。在第二天早晨上班时,技术负责人发现,紧临基坑2m的马路路面开裂、路基下沉。此时基坑已开挖至-4.0m标高,技术负责人便立即要求对基坑顶进行变形观测。变形观测的结果是,顶部向坑中心方向偏移15cm. 钢板桩变形较大,超出规范允许要求。项目部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处理,共花去费用30万元。经查,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施工程序颠倒,一次下挖深度过大(方案规定2.5m,实际挖4m)。当时无管理人员跟班检查,基坑施工是班组长组织的,工长未向班组交底(公司规定班组级交底由工长进行)。整个过程中没有监理旁站。 事件二:基坑成型后,基底淤泥逐渐隆起,基坑变形较大,经查,是由于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没有达到施工方案中要求的粗砂层,导致基坑隆起,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向坑内堆载(砂石),控制了坑底隆起,然后将钢板桩重新复打到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事件三: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第3天,工厂的生产废水管道破裂,大量废水涌至基坑周边的截水沟内,造成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立即采取妥善措施进行了处理。
【问题】 1.造成事件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妥当吗?还需进一步做什么样的处理?基坑支护破坏(失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种)? 3.事件三中项目部应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公司客户经理在营销和服务客户过程中,应当无条件满足客户要求。()
某著名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某钢铁厂的机电工程项目工程总承包,项目内容包括设计、设备供应、施工安装、调试开车等工程建设全过程,合同期18个月。在项目已启动设计、设备已完成部分采购、施工单位准备进场的情况下,发现了地下文物,需进行文物考古发掘,使开工时间延后9个月。 钢铁厂为使生产系统尽快投产,要求总承包方缩短工期,由合同工期18个月提前为14个月,按14个月重新编制项目进度,并进行组织和控制。工程总承包方为满足钢铁厂要求,采取了相应的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并就本工程的一些其他事项与建设方达成一致。
【问题】 1.总承包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步骤是什么? 2.一总承包项目实施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3.针对本案例,为实施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应采取的主要组织措施是什么? 4.针对本案例,为确保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应采取的的经济措施有哪些? 5.针对本案例,为促进项目进度控制,可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某项目部承包了一个制药车间中的全部机电安装工程,生产工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室内洁净度为N7级,工期为45天。其中管道3500m(其中,DN100以上的蒸气管道500m);设备有85台套,65t;非标制作23台,52t。为了节约开支,项目部派两个工厂用电专业的实习大学生把在另一个项目上用过的临时用电电缆和设备布置在该制药车间,并马上投入了使用。
【问题】 1.把另一个工程的临时用电设备原封用在本工程上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2.项目部在临时用电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